今年元旦,在“*届中国宜昌崖柏根艺展”的学术**上,我结识了俞柏青老师,柏青比我年长,因此,我称呼他为“老俞”。老俞着装朴素,身材高大,朴实厚道。尤其是握手时那双布满老茧的粗壮大手,给我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。
老俞的老家在浙江绍兴的新昌县羽林街道卢士村,那里属于嵊新交界处,山清水秀,有着较好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。十几年前,一次偶然的机缘,让他很快对根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而源于玩耍在乡间地头的童年记忆,让老俞自然而然地把创作思想移情到,有着深厚情感的淳朴的乡村田园生活。朴素的创作题材、拙朴的的创作手法,成就了他艺术创作,作品也深受观众好评。
近年来,老俞开始探索“意笔山水”在木雕中的表现形式,并将视角聚焦到中国历史题材,他说:“中国历史题材非常多,比方说中华魂万里长城、丝绸之路、茶马古道之类都可以去创作去发展。”实际上,从老俞的作品的创作轨迹就可以看到作者多年来的艺术积累,从残破的土墙、沧桑的门板,院落中的石磨,垒土上的小狗等等,这些画面无处不体现作者的对乡土情思,而正是这种*特的情感,而延伸出对整个民族大文化的关注和大爱。
俞柏青:一个很偶然的机会,1987年,我有一个创作自然型根雕的好朋友赵梅初,他去北京参加“中国*届根艺作品展”,二件作品获得了银奖,从此后我也开始喜欢上了根雕,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一些自然型根艺作品。而真正开始接触雕刻艺术应该是从2009年以后才开始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