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这里,或许有人会问:舵杆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?其实,舵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船只航行方向的构件,它的重要性相当于汽车上的方向盘。是根据杠杆原理转动舵把带动叶面偏转,从而控制船只航行的方向和路线。既然舵在船只的航行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,那么舵杆的选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。
这根舵杆采用的是珍贵的紫檀木。紫檀木又称青龙木,是世界上*珍贵的木种之一,这种木材密度大,木质硬,且不易腐烂,因而*适合做舵杆。近年来,紫檀木的拍卖价格也屡创新高。目前国内文博界达成共识的观点是“紫檀无大料”、“十檀九空”,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根紫檀木长8.2米重3500斤。这根舵杆的历史文物价值,不仅体现在体形庞大,保存完好,还体现在前端的一段铭文上。“黄字三百十五号,一根长二丈八尺、厚一尺二寸,舵头破心、闪脚破开一尺五寸,巴(疤)节三个,永乐十年六月日进四百料”。
*先来看这段铭文的**句“黄字三百十五号”, 这是这跟紫檀木的编号。如果这样不太容易理解,我们可以把它联系到车牌号,比如鲁FN2311,它在排序的时候不仅运用到了数字,还用到了英文字母。古人自然不会用ABCD,他们采用的是《千字文》排序法,《千字文》前两句是: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。那“黄”就是排序第四。当时所有的舵杆在运输的过程中,都是要进行编号的,而这根紫檀木舵杆的编号就是三百十五号。
铭文中间的部分,“一根长二丈八尺、厚一尺二寸,舵头破心、闪脚破开一尺五寸,巴(疤)节三个”。这几句铭文记载了它的长度,厚度,舵头和闪脚处的处理,甚至疤节的数量都记录得十分详细, 这样在运送过程中如果出现遗失,查找起来就十分方便,也防止一些**污吏从中偷梁换柱。从这几句铭文我们还可以看出,早在明代,我国的造船业的管理制度就已经十分的严格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