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这样一个自古看重伦理纲常、尊卑有序的国家,许多寻常物品都被赋予了权力与地位的色彩,在家具之中,宝座和交椅就是其中的代表。宝座的尊贵地位无论中西各国皆是如此,而看似平常的一把交椅如何与权势结下姻缘?交椅又经历了哪些演变过程?
此交椅为浮雕双螭龙纹后背,透雕分三截上为如意形蟠螭纹。中为麒麟葫芦,山石灵芝。浮雕采用*板,以白酸枝*特的纹理之美加以浮雕之点缀,可谓是简约而不简单。下为亮脚,起卷草纹阳线。有铜饰件,平镶其上。触摸毫无层次之感,可见做工之细腻。此椅用料之粗硕,和靠背板踏床等在比例上不甚协调,可见其设计之巧妙。
交椅本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产物,由于游牧民族需要移动生活,这种可以折叠、携带方便的小型坐具自然得到了他们的青睐。交椅原型为“胡床”,传入中原的时间大致为汉朝,宋人高承在《事务纪原》中引《风俗通》的话说:“汉灵帝好胡服,景师作胡床,此盖其始也,今交椅是也。”可见,这种坐具的兴起与统*者的爱好大有关系。而这种自上而下**开来的家具,在其进入汉民族生活的初始,就注定其地位将高于那些源自民间的家具。
在记录魏晋风流韵事的《世说新语》中也提到了“胡床”,“旧闻桓子野善吹笛,而不相识。遇桓于岸上过,王在船中,便令人与相闻,云:‘闻君善吹笛,试为我一奏。’桓时已贵显,素闻王名,即便回下车,踞胡床,为作三调。弄毕,便上车去。客主不交一言。”这是一则发生在郊游或赴宴途中的故事,而王即为王羲之的儿子王子猷,由此两点可以推断出,魏晋时期,“胡床”已经成为一些文人雅士随身携带的坐具。